云适配客户分享:企业移动化体验

责任编辑:jcao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24 11:50:15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云适配每推出一款产品一定经过市场打磨和用户洗礼,今天我们就请到三位云适配客户,他们分别从不同的需求出发,体验了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家想听听他们有一些什么感受吗?首先,请出光明网CIO屠志。

上图为:光明网CIO屠志

屠总,请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使用云适配之前,光明网移动信息化示什么样子的?当时遇到一些什么情况。

光明网:简单介绍一下之前在实现移动化的情况。实际上,从光明网自身移动化需求来看,分两个部分。因为我们是一个媒体网站,首先,对外提供读者访问服务。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网站情况,我们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目前是每天的PV是1.5亿,UV5千万,在全球的排名55位,国内排名是第10位的。我们最先实现的移动化,也是基于对外提供服务这一块。我们网站产生的1.5亿次流量,从移动端的流量看,已经远远超过了PC端。这些流量来源除了APP客户端,另外通过网站的云适配版(移动端网页版),转换产生移动端流量。

其次,针对企业内部办公需求的移动化的需要。我们目前在移动办公方面,对OA系统应用频率非常高,对于所有员工,对于300名员工来说这个也是天天需要使用的系统。对于,OA移动化,也是非常曲折的,我们这一套OA系统在11年左右,由原厂商通过WAP网站方式推出的移动端的使用。但是,使用过程当中就发现,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第一个,界面非常的不好。另外,访问的时候速度也是不快。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他对浏览器的兼容性有非常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虽然上了一套移动版OA办公系统,但是,实际使用的频率不是很高。

主持人:光明网体验了云适配哪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开发APP?

光明网:是这样的。之前也是曾经考虑过,通过一个APP的客户端方式来实现我们的OA办公系统,我们当时也跟原厂商进行过交流,他们对于APP的研发大家兴趣不是很大。后来跟一家专门提供APP开发的厂商做了一些交流,通过APP客户端实现办公系统也不是非常的理想。第一,效果对原有OA系统的接口要进行开发,而这个是我们之前的OA厂商并不想做的一件事情,这个是第一个;第二,移动版的APP系统,APP客户端跟PC端的两套不同的系统,它们之间对于数据的同步,以及流程的统一是要耗费很大工作量可以实现。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内部的办公系统并不是仅仅有一套OA系统,我们还有其他的邮件系统,还有一些管理系统。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一个系统都是开发出一套APP,但如果说我们把所有的这个系统合成一个APP,也有非常大一个问题——耦合度太高,对于每一个系统的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而且,安全性也有很大的问题。

主持人:云适配帮你实现了移动化以后,现在员工通过Enterplorer浏览器作为办公入口,体验怎样样?

光明网:是一种惊艳的感觉,一点不夸张,通过云适配企业级浏览器,通过一个帐号,还有密码登陆我们的设备,通过VPN进入内网系统。通过企业浏览器可以非常方便进入到OA系统,使用了这个浏览器以后,我们这个访问速度明显比以前要增快了很多,而且,兼容性的问题也是得到了非常好的改善。而且,我们还发现动作云适配企业浏览器,凡是基于B/S架构的系统都是可以非常方便地提升到这个平台之上,我们现在已经把我们的邮件系统,包括我们的CMS内容管理系统都是非常好的融合到了一起。通过融合在一起以后,我们发现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情况,确实我们的员工不需要记住很多的帐号密码了,通过一个平台便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登陆。因为我是负责技术上面的工作,对于内部技术人员,他们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解放。比如说,邮件系统来说,我们光明网目前300多人,用的手机的品牌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手机上面装的邮件客户端也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的内部员工对于手机的设备的熟悉程度也是不一样,所以作为技术人员不可能手把手教每一个同事如何设置手机收发邮件,通过企业级浏览器Enterplorer,我们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让我们的运维人员得到了一个解放。这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改善。

另外,针对我们的内容管理系统的投保这一块,Enterplorer也是非常的不错的产品。在之前我们外出采访相机背着,笔记本背着,我们通过VPN把笔记本进入到内网,把稿件传输进去。其实呢?以往通过传统的方式,实际上也问题不大。但是,遇到了一些突发性的新闻报道,就有一些新闻滞后的问题。

而现在通过Enterplorer,我们记者出门儿,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基本上可以随时随地,基本上可以完成采访报道的任务。通过企业浏览器里面的传稿系统,把它通过手机写的稿子,以及手机拍的照片,非常方便地传输到我们的后台系统,而我们的总部的编辑收到信息以后也可以进行深层次加工,通过不同的渠道分发到不同的产品形态上来。而且,这个也跟目前中央所倡导的媒体融合是非常契合的。

主持人:感谢屠总,谢谢您一直以来对云适配的支持和信任。

主持人:我们有请金龙集团CIO孙连海。孙总请上台。金龙集团是一家1万5000人大型制造型企业,在遇到云适配以前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移动化选型之路,请孙总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上图为:金龙集团CIO孙连海

金龙集团:我定义我们集团为微型跨国企业,在全球有50家工厂,办公人员有近5000人,移动信息化选型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爬坡过河很多年,10年以前,我们当时用的就是Citrix就是接入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商业的价值渗透,后来经营层和业务层都有移动信息化的需求,后来就开始了对现有系统做了重新审视,当时做的OA都是比较的老的系统,后来就又推导重来,有移动化办公场景的OA和邮件系统。但是,企业有几十套系统,不可能都采用这个方式,后来随着移动办公进入到经营业务层以后,尤其是12年年底,13年初新的精英班子上台,拥抱互联网热情非常高。大家对IT部提出了很高的一个要求,在移动化的方面要审视全球技术当时我们就提交了解决方案,有几种方案,有一种就说组件团队重新开发,当时有一种叫做移动中间链技术,但是经过评估以后,开发周期近三年,开发的成本好几个亿,后来我就没有做这个决策。基于安全起见,当时在上海研发中心招了一个团队,安卓的,iOS的,组建了一个团队在开发。当时开发过程当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系统有API,找原厂商有很大问题,所以我们决定就是自己内部开发,自己定制系统。开发了一年,觉得这个进度太慢。后来又重新回到了平台化开发,所以又选择了移动中间件开发,但是还需要几百万,评估了这么长时间,后来提交了报告就是没有批,没有做这个决策。

但是,上海研发团队就告诉我说,想拥抱H5,又增加了7、8个H5的人,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什么呢?这个决策应该缓缓,这个技术发展的太快,我们后来是在15年就看到了云适配这个产品,就让IT部门进行一个深入了解,他们都是觉得很好。这个事情不决策、不讨论,就直接采取了云适配这个方案。

主持人:从PC端平滑过度到移动端,云适配帮您解决了什么问题?就是这个过程当中。

金龙集团:首先云适配的产品是一个快速开发的平台,企业,我们现在有近20套系统,有10几套系统是B/S架构,能应用上。B/S架构的开发周期短,更关键是什么,我们原来在PC端应用的时候,企业建立了Portal,后来在移动端,很多领导也是提出来,移动端有这样一个门户,像PC端一样的,解决了移动端门户,统一管理的问题。更重要是什么?解决了移动安全问题。企业决策层对安全很关心,这个安全问题也是解决的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听您介绍,感觉云适配帮您节省了不少的成本。您能具体谈谈云适配帮您省了多少钱吗?

金龙集团:首先节省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更重要解决了IT管理部门在经营运维层的压力,就是那种焦虑,这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主持人:谢谢孙总。

主持人:接下来请出来的嘉宾,他们已经是一家世界级高科技公司,他们在移动化学道路上不是新兵,而是已经开展了很多深度的应用。让我们请出金山软件CIO万勇,万总。

上图为:金山软件CIO万勇

主持人:金山软件在移动信息化方面是先行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金山软件现在尝试了哪些移动化的形态?

金山软件:金山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有他自己的特点。在技术上,在趋势上,要跟的紧一点。我们是在11年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感觉已经比较晚了,我们做了移动OA,当时是做的原生的APP。那个时候,H5也出来了,但是,在PC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H5在移动端得到了一个机遇,移动端更新的比较的快。因为在中国这,IE6用的很多,所以PC端有一些阻力。但是做原生也很痛苦。因为我们即便是说,金山现在6000多员工,即便说这样大一家公司,里面有开发人员,技术人员有4、5千多,有非常大一个比例。作为IT部门来说,其实真正做技术的,真正做产品的力量是也是非常的有限的,因为毕竟不是做产品直接能带来效益的。

所以,人力方面是非常的有限。当时大家也是做JAVA去学习做安卓,iOS开发人员没有,我也没有招,安卓产品做出来以后,在外边请人做了一个iOS版本。做的过程当中,是做了小半年的时间,无论前端页面,还是业务逻辑,包括后来应用的发布,安卓还好,iOS发布是挺痛苦的,发布了两个月,苹果就是不给批,一点办法都是没有。当时是苹果4,过两年就是苹果5,然后那个就是不适配了,如果当年做过的人都是会遇到。就是这种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觉得其实是不产生价值的。对于业务来讲没有太大实际的帮助,我们希望这些事情可以自动地适配。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金山现在是用云适配的企业级浏览器,对我们还满意吗?

金山软件:云适配这个产品非常的棒,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我们了解过很多的技术平台,随便点一个名,我们看过很多的做原生开发的厂商,很多东西都是看过很多,很多东西都很重,就是意味着慢,做一个东西,我刚刚讲了,其实我们希望这个技术是一个透明的,快速可以兼容上手的。然后,大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业务上,什么叫做业务?就是你对于你自己公司运营的,业务运营,公司研发也好,公司运营的一种判断和选择。

我把精力都是浪费在了对于工具判断和选择上,如果选择错误了,你还要推到重来可能,这个是非常非常麻烦的事情。但是,遗憾的是什么?我觉得HTML5技术发展可能还不够成熟,目前这个情况确实是存在着,也许再过3年5年HTML5是会更好的发展。这两年已经趋势比较的明显,大家都是用混合开发的方式。混合方式越来越倾向于HTML5,以HTML5为主,然后前端的壳越来越轻。我觉得使用了这个云适配这个工具以后,我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快。其实我们就是包了一个壳,这么说吧,我们之前是做了一个企业微信和工作周报的这样一个应用。坦白地说,我还是挺失望的。因为应用我们做了,但是它的运行速度非常的慢。我到现在都是不知道腾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用云适配企业浏览器的方式,在其他代码不改动的情况下,速度提高了几倍,快了几倍。原因还没有深究,但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很快就把原来的应用迁移到了云适配上。用了小一周的时间。而且很神奇,我们打包了一个工作周报的一个APP,打包完以后只有82K,一个82K的APP,这个事情对我很震惊。刚刚来的时候试了一下,拿手机截屏,就是20K。一个APP,82K,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夸张的一个体量,这在后台的技术是有非常独到之处的。